破解无物管小区管理困局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4-19 07:42

  粤语传承孩子是关键,如何让他们学会粤语、多讲粤语?怎样“照亮”无物管小区管理这个“盲点”,彰显民生治理温度?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双链该如何“共舞”?1月15日,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举行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在座谈会上为科技创新、社区治理、文化传承等话题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钟慧:

  让孩子会粤语讲粤语让粤语传承重现活力

  “从文化的角度,广州的禀赋资源是什么?”在政协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金曲音乐)广播副总监钟慧抛出了一个问题,并给出她的答案:粤语,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汉语方言,全球有1.2亿人在使用。

  作为第一个发言委员,她代表广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文化艺术界呼吁,让粤语传承重现生机活力。

  钟慧建议,将粤语文化的保护传承列入市、区两级政府的相关规划以及纳入新修订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从观念、政策、教育和产业四个方面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共同呵护粤语文化的良好氛围,让粤语传承重现生机活力。

  她提出,要夯实家庭这块“自留地”,种下粤语文化的种子;要抓住学校这个“牛鼻子”,牢牢把握儿童少年这个学习掌握语言的最佳时期,通过多种途径让孩子从小学会粤语、多讲粤语,“例如,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进行普通话和粤语双语教学,鼓励中小学在16:30后进行粤语文化兴趣课教学”。

  市政协委员冯昭扬:

  分类分步开展“无物业服务小区清零行动”

  小区物业管理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随着城市功能和品质的提升,无物业服务小区“失管”“无管”已成为城市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建议,在全市分类分步骤开展‘无物业服务小区清零行动’,通过构建‘大社区’格局,引入‘大物业’管理,搭建‘大平台’机制,推动无物业服务小区管理规范化、全域化和精细化。”市政协委员、施亮实验室(广州)有限公司主任、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副会长冯昭扬代表广州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荔湾区政协发言。

  冯昭扬介绍,为了解无物业服务小区居民对物业管理的需求,调研组随机向荔湾区22条街道的居民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257份。从调查的结果显示有70.8%的居民赞成引入专业物业服务机构,占比位于前三项的需求是全方位物业管理服务、保洁服务、车辆停放及车位管理服务,分别为51.49%、41.05%、36.25%,由此可见大多数居民对完善的小区物业服务有迫切的需求。

  冯昭扬代表广州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荔湾区政协建议在全市分类分步骤开展“无物业服务小区清零行动”,具体对策包括:一是构建“大社区”格局,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健全组织体系,成立自治机构,推动小区管理规范化;二是引入“大物业”管理,通过市场推动消化一批,政府引导自治一批,国企担当托管一批,推动物管覆盖全域化;三是搭建“大平台”机制,通过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协商议事平台、资金筹措平台,推动物业服务精细化。

  “我们希望通过‘无物业服务小区清零行动’,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普遍性做法,创造出无物业服务小区管理的‘广州经验’,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冯昭扬说。

  市政协委员周荣:

  分好科技成果转化利益“蛋糕”

  “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技经费投入持续增加,但成果产出转化率仍然偏低,面对这一共性问题,广州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破局。”市政协委员、广州实验室研究员周荣代表广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致公党广州市委员会发言,就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方面提出建议。

  周荣以华为企业职工工会持股制度进行举例,其介绍,华为企业工会委员会代表全体职工持股,通过明确责任与权利做大“蛋糕”,科学分配收益分好“蛋糕”,激发全体员工在工作中的创造创新创业激情和主人翁责任感,过去20多年的实践证明了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转化难,难在哪儿?周荣具体提到3个问题。一是科研经费的支持方向,通常更倾向原始创新、考核目标主要以论文为主,成果转化及示范应用环节经费支持强度太弱,绩效评估占比小、地位低。二是成果转化的专业管理体系尚未成熟,而成果转化涉及理论突破、技术及工艺创新、产品试制、规范化生产等,是一个复杂且系统化的过程。三是成果效益分配机制实际操作难度大。

  周荣建议,地方科研经费向成果转化及示范应用项目倾斜,并提高成果转化与应用效益在晋升、岗位考核、成果奖评中的分比。针对管理弱的问题,建议创设专业公司作为基本运管管理形式,通过科学设计引导独立法人单位员工全员自发投资,并与政府科技引导基金、社会资本相结合,以落实真正投早投小的策略,有效推进成果转化。

  市政协委员刘国兴:

  建设共享实验室,促进广州科研与产业融合发展

  市政协委员、广州科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兴代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民革广州市委员会发言时表示,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广州地区实验室共享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未能形成体系。

  “具体来说,存在着部分仪器设备闲置浪费、实验室分布不均衡、产业研发配套欠缺、实验室运营配套不完善、科研与产业融合不足等突出问题。”刘国兴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共享实验室”共享机制,强化“共享实验室”科研与产业融合解决方案,以数字化驱动科研服务平台的建设,促进广州科技创新和科技资源的综合利用。他认为,构建“共享实验室”是广州地区实验室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可以进一步盘活存量,避免实验室重复建设、同质化发展。他建议,由政府牵头引导,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等主体协同推进共同打造广州“共享实验室”平台,全面引入各类实验室,引领仪器资源等相关科研资源集聚在“共享实验室”。

  更为重要的是,共享实验室可以作为一座连接科研机构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的融合发展、协同发力。他建议,由市层面牵头组建大湾区生物医药共享实验室,作为共享实验室建设的先行者进行重点打造,依托广州生物医药领域1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生物医药领域新型研发机构。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